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在广州柏园揭牌
分布式光伏趋势明显 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光伏电站装机下滑的同时,分布式光伏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
而全球的PERC电池产能还有机会再2020年超越100GW的规模。排行第三的是日托光伏,日托主力发展MWT产品,已形成600MWMWT背接触电池片产能,目前MWT产品已投入第三批领跑者计划使用,预计2018年底无锡生产基地将达到1GW;后面排行第四的Panasonic与第五的钧石(GS Solar)都是HJT 电池厂商,钧石更计划生产高效双面异质结(HDT)元件以提高N型产品的最佳输出。
排行第二的LGE维持多样少量产品线的发展,整体N型产品线除HJT (200MW)之外;也涵盖N-PERT (600MW)与IBC (600MW)的产能。图五:N型电池片与总电池片产能比例预测图六:N型电池产能比例预测光伏行业在降本增效的趋势下,发展高效率电池片技术已成为业内的共识。这些情况除了市场本身对于产品的喜爱度改变之外,也是因为下游电站业者更加关注对于整体均化发电成本(Overall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这也一再地证明PERC产能的利用度足以影响整体P型市场的产品主力。国内前十的PERC电池片企业产能为43.85GW,各企业PERC产能稼动率在55-90%之间。此外,2018年6月爱康科技开工建设总产能5GW的HIT电池片项目;中来股份计划到2019年底将N型双面TOPCon电池产能扩至4.6GW,并且这一进度很有可能提前。
根据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报告,P型电池仍拥有85%以上的市占率,当前电池片技术未来3到5年内仍然是P型产品的天下,且又以PERC电池技术为市场主力。图八:2017至2022年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预测。光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标准政策,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行业最新标准将于7月1日起实施。
据悉,此次发布的《规范条件》是工信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对原有《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的修订版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现有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产品则应满足一系列技术指标要求,其中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最低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8%和19.5%;硅基、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最低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8%、13%、12%、10%;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则更高: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最低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1%;硅基、CIGS、CdTe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最低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2%、14%、14%、12%大漠的落日下,没有吹箫的人,有的是一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厂房。近几年,吉昌又开始热闹起来:光伏产业的到来,将有别于以往的高精尖、可持续发展产业,带到了这里。
相应地,该项目的估计总投资额方案将由约人民币56.82亿元增至约人民币59.98亿元。近期,保利协鑫能源发布公告称,新疆多晶硅项目新建设施的产能将进一步由5万吨增至6万吨,,并正式调试投产。
在光伏产业即将迎来平价上网时代之时,去资源、原料、成产成本等更具优势的西部,成为了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光伏企业纷纷布局生产成本更低的西部,是面对平价上网一条不错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比如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转化效率,也是有效的降本增效途径。这些光伏晶硅生产巨头纷纷布局西部,也开启了西部的产业升级之路。目前,各家的项目都在火热推进之中,这场争霸的胜者也有待时间的观察。
为解开这个难题,各大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低电价的西部地区。但可以肯定的是,光伏产业将在争霸中受益最多。光伏诸侯西部之争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531新政冲击后,迎来了平价上网时代。进出吉昌的大路,也越发宽广。
诸多生产成本因素综合下来,晶硅产品的价格可以实现更大幅度的下降。新疆吉昌,在告别了成吉思汗的辉煌后,在新疆生产兵团的建设下,几百年后迎来了二次生命。
江苏大全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新疆,投资50亿元打造大全光伏产业园项目,并成立了新疆大全新能源公司。光伏企业争霸西部背后的思考光伏企业纷纷将新产能布局西部的根本原因在于低电价。
中国光伏企业,正在上演着一场得西部者得天下的争霸。这一要求也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共同面对的生死难题。在此之后,因为石油煤炭的崛起,这里成了淘金热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我国的多晶硅生产厂家中,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洛阳中硅、新疆大全、四川永祥、亚洲硅业、江西赛维等10家企业产能超过万吨,合计占总产能的80%以上。例如,协鑫在江苏工厂用电价格为每度0.7元左右,而在新疆则是每度0.24元,价格下降明显。虽然目前光伏产业晶硅价格已经很低,但仍需做到更低。
并且,深扎西部的光伏企业,也面临的当地财政补贴能力较弱的风险。当淘金潮褪去,只剩下裸露的草皮和空置的楼盘。
如果多晶硅成本可以控制在4万/吨以下,等于是降价一半,这对于行业其它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此外,作为天然气和硅料的主产地,西部地区在生产用气、原料等方面也具有价格优势。
中国光伏产业的平价上网时代,即将到来。目前,电力成本占到多晶硅总成本的一半左右,电价的大幅降低,将大大有利于多晶硅的成本控制。
华夏能源网发现,这些光伏各路实力诸侯都在向西部布局。2018年前三季度开始调试运营,前期5万吨产能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光伏企业的西部之战仍将继续,各路诸侯在分秒必争。保利协鑫高级副总裁、多晶硅料事业部总裁蒋文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得益于新疆丰富的原料资源、超低电价和协鑫的自主创新工艺等因素,协鑫新疆多晶硅项目的价格可以做到四万/吨以下。
除此之外,四川乐山5万吨项目的一期2.5万吨,也计划于2018年四季度初投产。这样一来,多晶硅行业惨烈的洗牌将随时到来,高成本企业会毫无竞争力,直接将在下半场被淘汰出局。
光伏产业带给吉昌新生,是中国光伏企业布局西部的一个缩影。2019年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将在各家企业纷争的硝烟下,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在2017年,新疆大全新能源年产1.3万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18年初完成验收,在度过调试期后便会投入生产。保利协鑫从2008年便开始考察西部项目,其新疆10万吨/年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在2017年底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塔器和机组也陆续安装就位。
通威集团旗下四川永祥在内蒙古包头市建设了5万吨产能的新项目,产能为2.5万吨的一期项目已于今年10月30日正式投产。同样,作为多晶硅龙头企业的通威集团,也在积极部署西部工厂近日,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化工生命工学部的崔京民(音译)教授和朴民宇(音译)教授的研究团队采用低温工艺开发出高效柔性光伏电池。钙钛矿型光伏电池是第二代光伏电池,光能转化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作为第二代能源应用技术备受业界关注,现有光伏电池采用的是氧化钛电子传输层,需要高温的热处理,不能确保柔性光伏电池骨架材料的稳定性,截至目前,柔性光伏电池需要采用复杂的处理工艺,生产成本较高。
此次研究获得了韩国研究财团新进研究者的援助项目和全球博士培养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的《ACS?Nano》期刊,论文名称为《Nanocrystalline?Titanium?Metal-Organic?Frameworks?for?Highly?Efficient?and?Flexible?Perovskite?Solar?Cells》(高效和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的钛纳米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团队开发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尺寸不足6nm,由氧化钛簇规则排列而成,通过电子传输层大幅提高了电子传输能力和弯曲性能,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低温工艺,同时确保骨架材料的稳定性,由此开发出新型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
崔京民教授表示,今后将通过深入研究,将钛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多面光伏电池的生产,目标是以低成本开发出高性能的柔性光伏电池。研究团队表示,此项研究利用了钛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开发出的钙钛矿型柔性光伏电池具有新型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
另外,通过旋转涂层工艺,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成本制造。值得一提的是,与ITO导电玻璃的刚性光伏电池和采用塑料基体的柔性光伏电池相比,能效分别提高了18.94%和17.43%,经过700次弯曲试验之后,依旧可以确保较高的性能